杨少华走了,仿佛现场直播突然断线,整个场面乱成一团。94岁的老相声演员,那个靠着一股传统艺人骨气活到了最后的老人,竟在离世后连最基本的尊严都难以保全。头脚尚未凉透,儿子那边就开始急忙删视频——删的全是那些让老人家吃淀粉肠、试辣酱、带货锅巴的片段,一条条清理得干干净净达宝优配,生怕别人看到这场“最后的榨取”到底有多刺眼。
删了还不如不删,越删越暴露心虚。毕竟,大家都怕明白一个残酷的事实:杨少华不是老得快,是被拍死的。
回头看看他去世前的行程安排,密密麻麻地排了25场直播,每天还要发布两个短视频,最低一条赚2.4万,最高3.6万,吃喝用度一应俱全。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量,换做年轻人都难以承受,更别说年近百岁的老人了。可惜,没有人关心他累不累,身体撑不撑得住,只有人关心“爹还能不能再拍一条”,“热度还能不能再来一波”。
展开剩余75%甚至连商业剪彩这种事都不放过。大热天里,老人家坐着轮椅给饭店剪彩,视频一出,他的脸色虚弱,眼神迷离,呼吸软绵,完全不像个健康老人。剪完彩,第二天,人就走了。
说出来难听,不说更难受。杨少华的去世不是突然,而是被“安排”走的。
灵堂更是一场闹剧,吊唁本应肃穆,却被两位流量明星抢了镜,哭声嚎叫演绎得过于夸张,眼泪几乎喷到摄像头上。是吊唁还是抢戏?他们还当面向杨议鞠躬握手,表演感动与失控,结果杨议一句“你们是不是喝多了?”瞬间冷场。
杨议,这位亲儿子,坐在灵堂中央,手中盘着核桃,眼神飘忽,脸上毫无表情,仿佛周围人都在表演感情,只有他冷眼旁观,心思全在热搜走向上。他不是悲伤,而是超脱,太了解这场戏的套路了。
最可怜的是老杨。死了,躺那儿,还被人围观,问这是不是最后一次剪彩,问他吃淀粉肠到底好不好吃,问他笑容是否真心。我们都知道答案,却没人敢承认:生时是“IP”,死后成了“舆情管理项目”。
饭店本想蹭热度,结果剪彩视频成了“临终影像”,遭网暴逼停营业,声称要“沉淀检讨”。怪饭店也不全对,谁给了他们“请老艺人坐镇就能爆红”的错觉?短视频上百万点赞的评论,称“老爷子太有活力了”,不正是我们一边笑着看,一边默许的推手吗?
他被榨干,是儿子们按下录制键,是合作方不断邀约,但更是我们眼睁睁看着老人喘不过气,却还喊一句“真敬业”的共谋。
如今再谈尊重、孝道、突然离世,都晚了。他不是突然倒下,是我们突然想起他是个人了。他不是短视频里那个活宝表情包,他是一个真实活着、老了、累了,最后连喘息都困难的父亲。
你说这算告别?不,这根本不是送他走,而是赶时间把热度消耗殆尽。你说这是悼念?哪来的悼念?拍四机位全程直播带话题,这算哪门子的悼念?
他的一生,最后成了场戏,观众还在,掌声却是强行谢幕。
别再问“谁在吊唁,谁在营销”,别问了,真恶心。一只手抬着灵柩,一只手删着视频,还有一只手在找品牌谈商务——这不是段子,是赤裸裸的现实。
杨少华不是没有体面,是我们不给他体面。不是我们忘了人情,是我们集体假装“这很正常”。
可这根本不正常。
发布于:福建省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